中新網上海7月13日電(范宇斌 陳婕)“地鐵列車顯示屏是世界展現上海城市形象、做好地鐵文化建設的最長災上重要陣地,建議更好利用起來,城市進一步豐富宣傳內容;同時繼續加強地鐵標識的軌交精細化管理,讓出行更便捷、系統協民更有溫度。何防海政”中國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員會專職副主委姚卓勻如是盟界說。 上海是別提中國地下空間開發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擁有全世界總長度最長的案調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運營總長度已達到831公里,世界高峰日進出地下空間總人次超千萬。最長災上 專題調研。城市 談其 攝在如此龐大的軌交運營體系下,上海地鐵實際運營情況如何?面對災害天氣,系統協民地鐵應急管理水平如何?網絡關鍵部位防汛排澇設施能否應對極端情況? 帶著這些問題,何防海政今年上海市政協民盟界別重點圍繞“上海市運營地鐵防災韌性”開展專題調研。課題組以界別政協委員為主,集思廣益、匯聚眾智,將在今年年底形成一份界別提案提交上海市政協。 據悉,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工作要求,推動界別履職高質量開展,上海市政協民盟界別近日啟動界別提案專題調研。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常委、民盟界別召集人,民盟上海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姚卓勻率隊赴申通地鐵集團總部調研上海軌道交通防災應急和韌性建設情況。 政協委員們實地調研了上海軌道交通路網運營調度指揮中心的工作現場,詳細了解全路網運營情況。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上海軌道交通運營調度中心總經理殷峻,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副部長徐浩等介紹了上海軌道交通概況、運營管理、應急防災等方面情況。 深入開展界別調研、形成高質量提案是政協民盟界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姚卓勻在座談會上表示,希望課題組和盟員委員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作為貫穿調研始終的主線,結合自身專業優勢,拓展知情明政渠道,積極為調研出謀劃策,最終提交一份具有科學性、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界別提案。 課題組組長、上海市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國際韌性基礎設施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民盟同濟大學委員會主委黃宏偉教授代表課題組介紹了課題調研開展的具體情況,就調研提綱和調研成果的呈現方式進行了充分協商,并就相關具體技術問題與上海申通地鐵進行了深入交流。 上海地鐵?!≌勂?攝上海市政協委員邵楠、王海濤、劉惠莉、王奕等圍繞地鐵廁所設施運營維護、地鐵班次播報、弱冷車廂設置、數據精細化管理、資金運轉問題、地鐵文化建設、地鐵標識的實用性等方面,結合自身體會,提出了關注的問題和初步的建議,并得到上海申通地鐵管理方的一一回應。 王奕建議,加強上海地鐵在數據開發、交換方面的力度,用好地鐵地下空間,與文博、文旅結合起來,傳播上海地鐵文化。 下一步,上海市政協民盟界別將繼續開展相關調研,并作為專家組參與到民盟上海市委會今年“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建設安全韌性城市”專項民主監督工作中。(完) |